文化建设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农村建设 > 文化建设 > 正文
农村文化生活也需要“扶贫”
来源:|发布时间:2014-10-09 16:37:30
近日,笔者到雷州乡镇走访,和一位村民聊起天来。笔者问及村民现在乡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时,老伯不无感叹地说道:现在的乡下,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倒是文化生活过于单调,更需要城里人下来“扶贫”。

老伯所在的村曾办过农村文化站,如今面临资金短缺、无专人管理等问题而名存实亡,村民日常更多是打麻将赌博为乐。农村的经济发展脚步飞快,对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可我们政府文化部门及当地村委会能提供的文化产品,似乎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对此,笔者认为,农村文化生活要“扶贫”,农村文化发展要创新,可以从激发“内力”和引入“外力”两个方面着手。

要激发“内力”,首先应从理念上重新认识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软件的投入,理顺人财物的关系,通过各方面倾斜,鼓励更多“能人”和年轻人像大学生村官一样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形成合理的年龄和知识层次。还要注重“送”“喂”与“种”“养”相结合,既要将优秀的文化作品送到田间地头,更要多培养一些乡村的“文化能人”(如徐闻小苏村组建的村民乐队),挖掘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徐闻小苏村等多条村庄每年春节搞“村晚”)。犹如扶持种养大户一样,通过财政支持、荣誉奖励、加强辅导等方式,鼓励支持一批有能力有志愿的乡村文化人成为真正的农村文化“带头人”。

其次,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还需要引入外力,让市场之手发挥作用。笔者在雷州北和镇一村庄走访时发现,当地多条村庄自发“走出去”,组成剧团或举办擂台赛,把雷剧姑娘歌等产品打造成“雷州文化”品牌,由专业和业余人员合作推向市场,满足村民逢年过节看戏庆贺的需求。引入市场之手,可以创新多种模式,比如通过政府部门搭建基础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与社会两种力量通过整合,形成“公办民营”。或者以社会力量为主体,公共财政予以补贴奖励,引导社会资本服务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以达到公共财政投入最大化,从而形成满足农村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民办公助”。

引入市场之后,各级地方政府方能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强监管与引导,让文化下乡成为政府文化部门的工作常态。同时在每个村庄都建起农村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和专管人员,从而实现农村文化的有序发展。

上一篇:民生工程:农村文化建设补助282万元
下一篇:白银区打造文化大院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Copyright © 2018 全国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1554号-1 京公网安备32131102000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