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农村建设 > 文化建设 > 正文
禹城市乡村文明建设纪实
来源:|发布时间:2014-10-09 16:40:23
搞乡村文明建设,不仅要建设美丽家园,更要提升精神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禹城市在乡村文明行动中,提升乡村文明建设硬指标,唱响村容整治、文化惠民、乡风文明建设三部曲

 

??搞乡村文明建设,不仅要建设美丽家园,更要提升精神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禹城市在乡村文明行动中,提升乡村文明建设硬指标,唱响村容整治、文化惠民、乡风文明建设三部曲,使乡村面貌一新,农民群众精神焕发,文明之风吹进农家。

农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禹城市的新农村,有复古式的凉亭廊道,有错落有致的树林花草,有平整干净的水泥马路,有红瓦白墙的美丽民宅,连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都配置齐全。现在的新农村面貌,让群众的幸福指数翻了好几倍。
??9月5日,十里望回族镇前合社区村民刘秀华正在社区文体广场上练习着健身器材,她告诉记者,虽然是在农村,但环境生活和城里都一样了,综合比较起来反而比城市还要好。“这里空气好,红花绿树屋门屋外遍地都是,出门就是水泥路,下水道设施也很完善,家里都安了太阳能热水器,液晶电视、空调也样样不落。现在孩子们都愿意回老家过节了。”刘秀华笑着说,村里环境变好了,她的生活也变得充实多了,早上起来在门前公园里跑步,锻炼身体,晚上就在广场上跳广场舞。
??同样,在辛店镇张西尧社区,这里的村民也对生活有了很多新期待。“我的孩子今年2岁了,现在就应该考虑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原来村里的幼儿园环境和硬件设施都不好,我本来还在发愁呢,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村民刘英告诉记者,今年村里新幼儿园已经建成,各方面和城里相比没有两样,这让她喜出望外。
??辛店镇党委书记王涛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活形态的要求也有了提高,“今年市里开展‘六风’建设活动,把党风、政风、行风、乡风、村风、家风带进机关、企业、乡村、学校、家庭。”
??除了增加群众生活文化娱乐,辛店镇还投资600多万建设了省级规范化的幼儿园,对7所中小学门前的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在学生出入较多的和人员出入密集的路口,铺设了震荡减速带,划设了斑马线,加设了太阳能的警示灯,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春风化雨似的行动,改变农民的生活形态。

文化点亮农村多彩生活
??二胡发出一阵阵悠扬的曲调,戏曲演唱慷慨激昂。台上演员精神抖擞,台下群众连连叫好。9月5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辛店镇大秦社区新建的街头公园,正巧遇到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戏曲演唱会”。社区村民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建了“厚德园”,这里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好多文艺爱好者也经常聚在这里搞小型演出,天天都特别热闹。
??村民郭义忠是这个小型二胡演奏团的副团长,他告诉记者,拉曲唱戏的都是本村的戏曲爱好者,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在一起。“我们这个团加起来有23个人,有弹扬琴的,弹对琴的,有拉板胡的,我们经常组织在不同的地方表演。新建的这个公园古色古香,还有凉亭专门供人乘凉娱乐,也让我们多了一个好的演出场地。如今,我真的体会到‘老有所乐’的含义了。”郭义忠笑着说。
??大秦社区的拉琴唱曲不亦乐乎,张西尧社区乡村广场舞舞出新风尚。在辛店镇张西尧社区,每天晚上6点到9点是最热闹的时候,在他们的文体小广场上,妇女们伴随着音乐跳着整齐的广场舞,老人和孩子们在旁边聚成堆聊天、玩闹。
??村民叶桂花告诉记者,她今年40岁了,晚上闲时就喜欢和其他妇女一起跳跳广场舞,可原来,她们只能在家门前一块空地上跳两下,空地不大,所以人组织得不多,舞姿也伸展不开。
??今年年初,叶桂花听说市里派来了一支文艺队在镇上教广场舞,还有专车到各村接送喜欢跳舞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叶桂花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原来农村哪有这些娱乐活动,晚上路口巷子里都是漆黑一片,农村妇女都躲在家里看电视唠家常,想长见识学知识都没地去。现在好了,村里有了广场,有了灯,有了文艺队,连音响都配全了。”“广场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通过它的传播,可以让村民走出‘家门’,通过积极向上的方式增加生活乐趣,从中也可以让精神形态得到一定提高。”王涛告诉记者,他们将乡村广场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选派11名辅导员前往省文化艺术中心学习,组建了有34名专业、义务辅导员参加的广场舞辅导团,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及社区三级联动,器材、场地、人员三到位,指导农民学习广场舞,培养农村广场舞骨干1000余人。
??据了解,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禹城市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推进工程,完善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村级文化场所。同时,鼓励城乡群众文化互动,很多民间艺术团演出进社区,文化馆、艺术团深入农村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三下乡”活动。

“四德”引领唱响主旋律
  “在我们村,能上‘四德’榜的人,都是实打实的评选出来的,他们确实配得上这个称号。”房寺镇友谊社区村民指着村内挂在墙上的百米长的“善行义举”四德榜说。
??记者看到,在四德榜上,分别展示出符合“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人员名单,在每个人名后面,还对他们是否给家人提供生活保障、是否给予精神慰藉、是否争气回报父母进行测评。
??村民侯桂荣就是友谊社区“孝亲敬老”的模范标兵,随着92岁的婆婆司泽英年纪渐老,生活不能自理,7年来,她与弟媳张宝凤、刘秀芝轮流照顾老人,多年来她对婆婆尽心尽力,照顾体贴入微,村里人提到她无不竖起大拇指。
??5日下午,记者来到侯桂荣家里,一进家门就看到墙上挂着的“孝子与寿星之家”牌匾。此时,老人司泽英正坐在轮椅上,侯桂荣寸步不离地守在老人身边,耐心给老人介绍着记者的来意。
??在侯桂荣一旁站着的还有她的弟媳张宝凤,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刘厚全告诉记者,虽然说是3个儿媳家轮流照顾老人,但老人在其中一人家里的时候,另外两人也会时不时来看看老人,帮忙照顾,一家人特别和睦。
??“在我们村里,凡是家里照顾不能自理老人的,我们都会给他颁一个‘孝亲敬老模范标兵’流动匾,以此激励村民们爱老敬老,争做模范标兵。”刘厚全说。
??据了解,该市积极推进农村“四德”教育平台建设,举办“四德”评选表彰活动、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和机制,积极组织各乡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文明信用户等多种形式的“四德”评选活动。如今,禹城市已实现“善行义举四德榜”全覆盖,全市乡镇、单位、学校、企业建立“四德榜”970个,村居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选树一批先模人物,引导群众培育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新风尚。”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说,“让村民选身边的‘好人’,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人人争当‘明星’登上‘四德’榜,成为这里农民的新追求。”
??“下一步,我们将把‘六风’建设作为深化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实行分线作战和分区治理,围绕教育引导、典型引路、制度规范三个平台,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深入推动‘六风’建设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全力营造‘党风正、政风清、行风优、乡风新、村风淳、家风和’的优良社会风气。”张安民如是说。


上一篇:新农村 新文化 新生活
下一篇:让乡村拥抱文明,让文明融入乡村
Copyright © 2018 全国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1554号-1 京公网安备32131102000333号